发布:2013-01-09 09:52:22 来源:http://www.sina.com.cn 作者:匡匡妈 查看:次
【导语】:学习是人生头等大事:爱读书的孩子才会走向成功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中国人的圣经《论语》中的第一句话,大家都会背。 孔夫子是中国人最崇拜的圣人,也是最伟大的老师,他教导过我们许多东西,但第一句话就是要我们好好读书,重视学习。所......
学习是人生头等大事:爱读书的孩子才会走向成功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中国人的圣经《论语》中的第一句话,大家都会背。
孔夫子是中国人最崇拜的圣人,也是最伟大的老师,他教导过我们许多东西,但第一句话就是要我们好好读书,重视学习。所以教导子孙努力读书、努力学习,从古至今就是中国人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传统,在这一点上,全世界大概只有犹太人可以跟中国人相比。
到今天,一般人谈起对子女的教育,重点也都还是摆在读书上,这虽然有点片面,但大体上还是对的。因为对于青少年而言,读书的确是一件最重要的事,读书不仅可以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技能,还能学到做人、应世的根本道理。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权更替频繁,官办教育系统的州学、县学一直办得不好,连中央的国子学、太学都时兴时废,战国时代曾经非常繁盛的私人聚徒讲学,也由于社会动乱而趋于式微。这个时候,正值中国士族阶级兴起,于是教育的重心便由官学、私学转向家学。中国家庭,尤其是士人家庭,或者说读书人家庭,特别重视家学,今天我们讲的“家学渊源”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颜之推在《勉学》篇中反反复复告诫子孙,学习是人生的大事,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他到底在《勉学》篇中说了些什么呢?我想从中提取几个至今对我们还有启发意义的问题来谈谈。
一、任何人都要努力学习
颜之推在《勉学》篇一开头就告诫子孙,无论什么人都要努力学习。他说:“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连皇帝都要勤奋读书,更何况我们一般的老百姓呢。)
我记得阎崇年先生在讲到《康熙大帝》的时候,说康熙小时候读书非常努力,《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都一段一段地读,一段一段地背,每段要读一百二十遍,背一百二十遍。阎先生是研究清史的专家,我想他说这个话应该是有根据的。一个人贵为天子,如此勤奋,如此努力,这不能不令我们敬佩,我自己读书就没有这么努力过。
一个人无论出身于什么社会阶级,无论家庭背景如何,都必须努力学习、努力读书,没有人可以例外。出身于富贵家庭或知识分子家庭,自然具备比别人更好的先天优势,但如果自己不努力、不读书,长大了还是一个没有知识的人,优越的家庭地位也会跟着丧失。相反,如果一个人出身于贫贱家庭,父母没有文化,但自己得到了学习的机会,又肯努力向上,仍然可以变成一个饱学之士,家庭地位也会随之上升。所以,中国人常说“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其道理一部分就在这里。
中国的传统社会,自秦朝以来,尤其是在隋唐实行科举制度以后,社会阶级的流动性就比以往许多其他民族的社会都更大。科举制度下,一个人可以凭借天分与勤奋读书从平民登上仕途,提升自己与家庭的社会地位。现代社会,这个特征表现得更为明显,今天,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基本上取决于他受教育的程度,这不需要多说。所以,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狠下工夫,好好读几年书,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实在极为必要。古人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颜之推指出:“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为什么要吝惜几年勤奋学习的付出,而去承受一生的惭愧和屈辱呢!)
这是对子孙的恳切告诫。我们今天做父母的也要这样教育子女,时时提醒他们,年轻时候是否努力读书,将决定他们一生的事业与荣辱。
二、读书是立身之本
颜之推认为,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只有把书读好是最靠得住的。
这一点在社会剧变(比如改朝换代)时看得最清楚。颜之推出身于南朝的梁代,梁亡入北齐,北齐亡又入北周,隋代北周又入隋,一生经历了四个朝代。他亲眼看到在“朝事迁革”的时候,许多昔日的权贵子弟顿失父兄荫庇,自己又不学无术,无一技之长,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狼狈不堪。而那些曾经努力读书、肚子里有学问的人,则总可以找到事做,不至于沦为“小人”(“小人”一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一般指非士族的平民百姓)。他自己就是一个例子,他因为学问好,所以虽然经历了四个朝代,却都有官做,而且官位清显。
颜之推以自己的亲身见闻告诫子孙说:
“自荒乱已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观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自从兵荒马乱以来,我见过不少俘虏,其中有些人虽然世世代代都是平民百姓,但由于读过《论语》《孝经》,还可以去当别人的老师;而另外有些人,即使是年代久远的世家大族子弟,由于不会动笔,结果没有一个不沦为种地养马的奴仆。由此看来,怎么能不勉励自己刻苦学习呢?如果腹中能够经常保有几百卷书籍,就是再过一千年也不会沦为低贱小人。)
为什么一到社会大变动时期,一个人的穷通荣枯与教育程度的关系就表现得尤为明显呢?
这是因为,在社会稳定的时候,出身富贵家族的人毫不费力就可以过着优裕的生活,一旦社会变动,家族衰败,就要靠自己了。一个读书有学问的人总还可以找到立足之所,而一个不读书没有本事的人便只好沦为下层阶级的贫民了。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的故事。诸葛家本来也出身于一个大士族,但到诸葛亮父亲这一辈已经有些衰败了,诸葛亮的父母又早死,所以,诸葛亮从小依靠叔父诸葛玄。十六岁的时候,诸葛玄也过世,家境更加清寒,几乎沦为平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试想诸葛亮如果不读书、没文化,结果会怎样?恐怕终其一生也就是隆中的一个农民而已。而他从小有大志,发愤读书,成了远近闻名的饱学之士,被誉为“卧龙先生”。所以徐庶才把他郑重推荐给刘备,然后有了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的故事。最终,诸葛亮辅佐刘备父子建立蜀汉、三分天下,位居宰相,名传万古。
诸葛亮当然是比较特别的例子,他的成功除了努力读书,还有天赋和机遇的问题。但就是一个天赋一般、机遇一般的普通人,只要好好读一点书,纵然不能做伟人,至少也具备了立足社会的本事。
所以颜之推告诫子孙说:
“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同‘技’)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父兄是不可能长期依赖的,家乡也是不可能常保无事的,一旦颠沛流离、没有人能荫庇帮助你时,就只有求助于自己了。俗谚说:“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各种技艺中最容易学习而且值得崇尚的,莫过于读书了。)
“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这都是千古不易之理。还有一句古话说:“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你就算是留一箱金子给子女,未见得能让子女一辈子生活安逸,因为金子是会花光的,也是可以随时失去的。可是如果你让子女读了书,有了知识,那是永远花不完也永远不会失去的。可惜许多人总是不明白这个道理。
也有人根本就怀疑这个道理,你说读书重要,他会举很多例子告诉你,有人不读书而富贵,也有人饱读书而贫贱,或者干脆说读书没用。大家还记得,三十多年前在中国社会就流行过一阵“读书无用论”,甚至说书读得越多越愚蠢。今天也有很多人认为读书并不重要,趁早赚钱才重要,没读多少书却发了大财的人不是有很多吗?
这种观点,古已有之。颜之推在《勉学》篇中就说到,当时也有类似的诘问,他的回答是,未经努力读书而获取富贵的例子是有的,但那是极少数的人,一种是运气特别好,一种是天纵英才,不适用于普通人。不努力读书,而想靠侥幸取得富贵,绝大多数都以失败告终:“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身死名灭者多如牛毛,出类拔萃者则少如芝草。)而踏踏实实靠读书取得名利者,虽然也有失败的,但毕竟不多,成功者的数量远远超过失败者:“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荼。”
辛辛苦苦读了一辈子书,却一点都没有享受到读书的好处,这样的人毕竟像日蚀一样少,而名利双收、生活安逸的人,却像秋草一样多,为什么大家没有看到这一点呢?
三、读书是求取名利的正道和大道
上文引用了颜之推的话:“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荼。”这里明确提到“名利”二字,而且是正面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想在社会上取得成功,而成功的标志不外乎“名”和“利”,特别是“利”。古人说:“世人熙熙,都为利来;世人攘攘,都为利往。”可说一语道破实情。
虽然“名利”二字说起来不怎么好听,但却是必须正视的现实。赤裸裸地倡言名利,到处争名争利,固然令人讨厌,但把名利掩盖起来,不加正视,假惺惺地讳言名利,或言不由衷地自我标榜“淡泊名利”,也许更讨厌。我觉得求名求利乃是人生常态,没必要遮遮掩掩,我们一生所做的事除了爱情以外几乎无一不跟名利有关,不是求名就是求利,或者名利兼求。求职、升职、升等、升官、提薪、发财,读书讲成绩、比赛争排名,哪一样同名利无关?哪一个人敢说“我不要”?
但是,求名求利要走正道行大路,不要走邪径抄小路。努力读书,努力学习,一步一步地积累知识,增加本领,努力工作,最后实至名归,这是大道正道;不肯读书,不肯用功,老是抱着一种赌博的心态,想快速致富,一步登天,为此不惜行险侥幸,这是旁门左道。
走大道正道,看起来费力费时,但最终会得到你应该得到的名利,而且活得心安理得;而走旁门左道的,看来不费力,速度又快,但我们要明白,在这条路上,只有极少数的人获得了他不该得到的名利,而且即使得到了也惶惶不安,惟恐受到制裁,或什么时候又失去。绝大多数靠旁门左道求取名利的人往往是徒劳无益,甚至身败名裂。
所以,人生求名求利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要取之有道,颜之推告诉我们,只有努力读书努力学习,才是求取名利的康庄大道。
四、人一辈子都要努力读书
读书既然如此重要,颜之推告诫子孙说,一个人一辈子都要努力读书、努力学习。少年读书固然最重要,但万一少年失学,也还是不能自暴自弃。年纪再大,读书总比不读书强。
他先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人在幼小的时候,精神专注敏锐;长大以后,心思容易分散。因此,必须重视早期教育,不能错失良机。)颜之推以自己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我七岁的时候,背诵过《灵光殿赋》,直到今天,每隔十年温习一遍,仍然不会遗忘。二十岁以后所背诵的经书,如果搁置在那里一个月,就忘得差不多了。)
读书要趁少年时,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读的书最容易记得,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的经验。
以我自己来说,我七八岁的时候在乡下,每到冬天农闲,伯父就把几个本家子弟召集到一起,开一个私塾班,教我们念《三字经》《幼学琼林》《古文观止》。虽然只念了两个冬天,后来因为土地改革而中止,但那时候读的东西我到今天还记得,有些还能背诵,这对我一生影响很大。后来进了学校,上语文课碰到古文,同学们都觉得很难,在我看来却很容易。而且,我特别喜欢这些古文,不仅喜欢背,自己也喜欢模仿着写,课外就以看古典小说为消遣,初中三年,我几乎把所有能借到的古典小说都看完了。我今天能成为一个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最早的基础就是在那个时候打下的。
我在中学时代很喜欢数学,还得过数学比赛的第一名,但十八岁以后就再也没有碰过数学。可直到今天,我都没有忘记代数、几何的基本知识,还可以解一般的代数题、几何题。十八岁那年,我因为家庭成分不好没有考上大学,转而研究文学,一天到晚背唐诗宋词、背古文,这个时候背下的诗词古文也至今都还记得,为我一生读书作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现在的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外语学习,而记忆力好坏对学外语特别重要。根据我自己的经验,一个再聪明的人,要想精通某门外语,最起码要在十五岁以前就开始学,二十岁以后就不大能学得很好。尤其是口语,三十岁以后再学,就是加倍努力,也不如二十岁以前,几乎就没有办法学好。我十五岁到十八岁念高中时读的是俄文,那时觉得很轻松,还得过全武汉市俄文演讲比赛第一名。三十岁以后才接触到一点英文,完全是自学。后来,三十九岁的时候到美国,才开始真正认真地学英文,真觉得比当年学俄文辛苦得多了。我在美国前后十年,花在学英文上的时间最多,所以至今英文还算是马马虎虎可用。四十二岁那年,我开始学日文,花了两年,虽然通过了考试,但后来一直没有机会用到,现在就差不多忘光了。
所以,教育子女读书,一定要抓紧青少年的时光。颜之推说少年时代人“精神专利”,长大以后就变得“思虑散逸”,这是非常准确的,青少年时代读书事半功倍,中年以后读书就事倍功半了。
我个人还特别主张青少年时代要尽可能多背一点书。古人提倡背诵,四书五经唐诗宋词都要背,许多著名学者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把主要的经典都熟读成诵了。比方顾炎武,据说他十三岁以前就已经把“十三经”(编者注:“十三经”是十三部儒家经典的总称。包括《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种。)都读完了,而且还能够成诵。近百年来,中国人批判传统,连读书要背诵这个优良传统也完全否定了,一概说成是“死记硬背”,说成是中国教育的弊病,老实说,我对此很怀疑。
就算是死记硬背又有什么不好?记性是智力的基础,记忆是知识的起点,没有起码的死记硬背,学习根本就没法进行,至于研究与创造,那就完全谈不上了。试问,如果一个人连九九乘法表都不能死记硬背住,还有可能继续往下学习数学吗?学文的人如果记不住词语、典故和重要的年代、人物,试问,还将如何下笔、如何研究?
青少年时代读书非常重要,但万一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好好读书,是不是就应当放弃读书呢?颜之推说:“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不过,凡人总有不得志的时候,如果在青壮年时失去了求学的机会,仍然应当在晚年时加紧学习,不可以自暴自弃。)
青少年时代生活坎坷,失去了读书的机会,年纪大了有了机会,还是应该努力学习,不可自暴自弃。颜之推举了很多古人的例子,比如孔子、曾子、荀子、曹操等人,有的是从小到老学而不倦的,有的是开始较晚但终于有成的,然后总结说:“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小时候好学,就像旭日东升时放出的光芒;到老来才开始学习,就好像手持蜡烛在黑夜里行走,但还是比那种闭着眼睛什么也看不见的人强多了。)
我完全同意他的意见,学习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真是千真万确的至理名言。现在常常看到有些朋友,青少年时代没有好好读书,成年后虽然后悔,却不愿意继续努力,觉得已经晚了、来不及了,这其实就是颜之推说的“自弃”。英文里有一句话说:“never too late。”译成中文就是:(任何时候开始做任何事)永远都不会太晚。
这句话说得很对,对读书学习尤其如此。我自己就是晚至三十六岁那年(1978年)才考上武汉大学的研究生。当时亲戚朋友几乎都劝我不要考,觉得没有希望,而且也太迟了,但我坚持要考,因为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我可能就永远没有机会了。第二年,中美建交,我又申请去美国留学,终于在三十九岁那年(1981年)到了美国。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我在1991年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的博士。那一年,我已经满了四十九岁,按传统算法,也已经是五十岁的人了。五十岁的外国人拿到美国一流大学的文科博士学位,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例子。著名的旅美华裔学者黄仁宇四十八岁的时候拿到了耶鲁大学历史系的博士学位,他是余英时的学生,余先生也是我的老师。如果我在三十六岁的时候不坚持报考武汉大学的研究生,三十九岁的时候不坚持去美国留学,到美国后不咬牙坚持再读十年书,别的不说,肯定是没有今天这样的唐翼明。
我希望我自己的经历能够说服一些朋友,不论什么年纪,只要可能,都可以开始读书,永远不会嫌迟。自己坚持学习,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个典范,“学到老”的道理不用多讲,你在做,孩子慢慢就明白了。
当然,年纪大了,记忆力下降,身体也没有年轻时好,学起来当然比年轻时要困难很多,但不要因为困难便不学,学了总比不学好。
已逝的中国科学界巨擘、物理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先生,就常常把“学到老,做到老,活到老”当作口头禅。他说:“我三十六岁学力学,四十四岁学俄语,五十八岁学电池知识,六十四岁以后学计算机??”
我们常常以为,大家、大师从小就是神童,其实他们毕生都在勤奋学习。
爱因斯坦就说过:“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于知识的终身不懈的追求。”他还说:“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它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生婆。”
我们应该记住这些睿智的名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妈咪育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