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13-01-09 09:53:15 来源:http://www.sina.com.cn 作者:匡匡妈 查看:次
【导语】:优选朋友就是优选人生:成长的道路上要敬慕贤才 “贤人”或“贤才”通常是指品德跟才能高出一般人的特殊个人,敬贤爱才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孔子早就说过“才难”,就是指人才难得。 中国的历史证明,国家兴亡,天下治乱往往取决于是否用对了人才。“得人......
俗话说优选朋友就是优选人生:成长的道路上要敬慕贤才。“贤人”或“贤才”通常是指品德跟才能高出一般人的特殊个人,敬贤爱才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孔子早就说过“才难”,就是指人才难得。
中国的历史证明,国家兴亡,天下治乱往往取决于是否用对了人才。“得人者昌,失人者亡”,这里的“人”,一方面是指人民、人心,另一方面也是指人才、贤才。一个国家有几个贤才在位,这个国家就能稳定,就能昌盛;反之,如果在位的一个贤才也没有,都是庸才,甚至小人,就会动乱、衰亡。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的第七篇《慕贤》篇里就特别教导自己的子孙,如果自己身边有人才出现,要懂得景仰,他说:
“古人云:‘千载一圣,犹旦暮也;五百年一贤,犹比也。’言圣贤之难得,疏阔如此。傥遭不世明达君子,安可不攀附景仰之乎?”(古人说:“一千年出现一位圣人,就好像早晚之间那么快;五百年出现一位贤士,也好像一个接着一个那么多。”这是说圣贤之人非常难得,相隔邈远到如此地步。倘若遇上了世所罕见的明达君子,怎么能不去攀附景仰呢?)
圣人罕见,就是贤人也不易得,如果一千年能够出一个圣人,五百年能够出一个贤人,这都已经算很频繁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大家公认的圣人就只有一个孔子,全世界像孔子这样的人,掰着手指头也就数完了。
这个道理很容易懂。设想历史上没有孔子,没有释迦牟尼,没有苏格拉底,没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没有耶稣,没有穆罕默德,人类社会将是什么样子?暂不说像孔子这样的圣人,就是像屈原、李白、杜甫、陶渊明、苏东坡这样的诗人,我们又有多少个?如果没有他们,中国文学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习惯于说“人民创造历史”,这当然不错,但是要明白,这“人民”里面就包括圣人和贤才,他们对历史的贡献要大过普通人,历史如果没有这些圣人和贤才,肯定将不会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对这样的圣人和贤人,我们怎么可以不崇拜、不景仰、不认识他们的价值、不努力向他们学习呢?所以颜之推在家训中再三告诫自己的子孙,一定要懂得景仰贤人。
道理虽然这样讲,毕竟圣贤在生活中很难碰到,所以把这个道理进行日常化应用,得出的基本结论就是:对于周围有才能的人、比自己强的人,都要主动接近,积极向他们学习。
颜之推说: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颜、闵之徒,何可世得!但优于我,便足贵之。”(人在年轻的时候,精神性情尚未定型,亲密相处的人会互相熏陶濡染,一言、一笑、一举、一动,即使无心效仿,但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就会有相似之处。更何况操守技能、那些明白而容易学到的东西呢?因此,与善人相处,如同进入满是芷兰香草的居室,时间久了,自己也会变得芬芳起来;与恶人相处,如同进入满是鲍鱼的店铺,时间久了,自己也变得腥臭起来。墨子有感于染丝而悲叹,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君子结交朋友一定要慎重。孔子说:“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像颜回、闵损那样的贤人,哪里是每世都可遇到的!只要比自己强,就值得敬重了。)
我觉得我们今天做父母的人,特别要好好想想颜之推这段话。从他这段话里,至少要明白三个道理:
第一,对孩子要加强“环境”保护。
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很容易受到各种信息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特别注意他所处的环境,而最关键的就是与什么人来往。
大家都知道“孟母择邻而处”的故事,但不一定记得孟母每次搬家的原因。孟母实际上搬了两次家。第一次搬家前,母子俩住在一个墓地附近,孟子就跟那些哭丧的学哭;后来,孟母搬到一个市集当中,孟子又跟着商人们学锱铢必较的伎俩;孟母于是又搬到一个学校旁,孟子开始学读书,这才安定下来。
孟母第一次搬家,是因为那个环境对孟子的性格形成不利,第二次搬家,是因为环境对孟子的人格形成不利。
我们今天的家长不需要过分干涉孩子与人交往的自由,但是一定要主动去了解孩子的朋友,与孩子的朋友交朋友,然后帮他们做一下理性的甄别。
这不能说是“越俎代庖”,而是必要的帮助。就像一棵小树在成长的过程中,容易被风吹歪,那么该扶就得扶,该上夹板就要上夹板来匡正。
第二,要引导孩子去发现在某方面胜过自己的人,学习别人的优点。
由于一胎化政策,今天的青少年大部分是家中的独子独女,从小被过分呵护、过分宠爱,从小到大听到的都是赞美,又没有兄弟姐妹可以比较,很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目中无人的脾性。承认别的同伴比自己强、值得自己好好学习,对今天的许多青少年来说是很少想到也很难实践的事。连孔子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今天的青少年中,懂得这个道理的却很少,这实在值得家长们忧虑。而承认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差,对现在的家长来说也是件很难的事,他们往往一厢情愿地认为“孩子是自家的好”,这一点更让人担忧。
我们教导青少年说,“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你是这个世界的唯一”,这是西方传过来的思想。注意从正面教育青少年,培养他们的自尊意识,这并没有错;但是,如果强调过了分,就会忘掉事情的另一面:人和人之间本来就存在“贤愚之别”。人与人之间可以相差甚远,这种差别有的是天赋,有的是后天的教养造成的。
中国古人就说过:“人之相去如九牛毛。”(见《晋书·华谭传》)这话的意思是说,人和人的差距可以有九头牛的毛排在一起那么远。鲁迅也说过:“人和人的差别,有的时候比人和兽的差别还要大。”人的平等是真理,人的不平等也是真理,只记得一面,只宣传一面,其实是有害的。颜之推在《慕贤》篇中,就举了他所见到的几个例子,来说明人的能力差别之大,以及有才能的人对我们的重要性。
从小的方面说,一个贤才,能让身边的人各得其所,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从大的方面说,有时候,一个有才能的人会关系到国家的安危。颜之推举了三个当时的例子,来向后人们阐释这个道理。
第一个例子是梁朝的羊侃。在侯景之乱中,羊侃当时担任太子左卫率,驻守在京都建业台城边的东掖门。颜之推亲眼见他部署军队、处理防务,一个晚上就把该办的事情都办完了,结果赢得了一百多天的时间来对抗侯景军队的攻城。当时京都里有四万多人,王公大官也不下一百人,大家都没了主张,靠了羊侃一人才得以活命。
所以颜之推感叹说:
“??其相去如此。古人云:‘巢父、许由,让于天下;市道小人,争一钱之利。’亦已悬矣。”(巢父和许由连天下都不要,市面上的商人却连一个小钱都不肯让,人和人的差别竟会如此的悬殊。)
第二个例子是北齐文宣帝时期的尚书令杨遵彦。这个人非常正直能干,把朝事处理得井井有条。所以,虽然皇帝高洋荒淫残暴,当时的政治却还清明,国家也安定。后来高洋死了,其同母弟高演继位,因与杨遵彦有过节,把杨遵彦杀了,结果北齐朝政就变得一塌糊涂。
第三个例子是北齐名将斛律明月。此人英勇善战,有他在,敌国北周不敢侵齐。可惜他后来被冤杀,北齐就被北周消灭了。颜之推感叹说:“此人用兵,岂止万夫之望而已也!国之存亡,系其生死。”(这个人用兵打仗,岂止是万中挑一而已啊!他的生死决定着国家的存亡。)
颜之推用这些例子告诫子孙,一个人的作用有时超过千军万马。古今中外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我们且从古代和现代再找两个典型的例子来佐证。
先说古代的“楚汉之争”。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曾问群臣,他为什么能够打败项羽?有人说这,有人说那,刘邦自己总结说,根本原因是用对了人才: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说到在指挥所里筹谋划策,就能使千里之外的军队打胜仗,这方面我赶不上张良;安定国家,抚慰百姓,供给粮饷,并且使供给的道路通畅,这方面我赶不上萧何;集结百万大军,打仗一定胜利,攻城一定拿下,这方面我赶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信任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个人才范增,却不能信任,这就是他败在我手里的原因。见《史记·高祖本记》)
汉高祖当时正在人生顶峰,却仍然能认识到自己与身边人的差距,这个心态非常值得现在的人去学习。对于领导者来说,要知人善用;对于普通人来说,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
再说现代的“国共之争”。共产党胜,国民党败。宋美龄曾经感叹说,周恩来是共产党中最优秀的人才,没有把周恩来争取过来,是国民党失败的重要原因——周恩来曾经是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蒋介石是校长,宋美龄认为,本来是有可能把周恩来争取过来的。
从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能不能发现、善待贤才往往是成败的关键。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景仰贤才。如果平生有幸能够碰到这样的人,一定要主动接近他们,向他们学习。
第三,选择好的朋友和伙伴,关键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并且要端正心态。
颜之推接着又指出,我们跟贤人交往的时候,常常容易犯几种毛病,应该特别注意。
首先,常人每每有一种“贵远贱近”的倾向。所谓“远来的和尚好念经”,近在身边的贤人却看不到,不懂得敬重。
他说:
“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不加礼敬;他乡异县,微借风声,延颈企踵,甚于饥渴。校其长短,核其精粗,或彼不能如此矣。所以鲁人谓孔子为东家丘。”(世上的人大多有一种盲目性,即对传闻的事很看重,对自己眼见的事却很轻视;对远方的人很重视,对近处的人则不当回事。从小在一起长大的人,如果其中有贤士智者,人们往往轻侮怠慢,而不加以尊崇礼敬;异地他乡的人,只凭借一点名声,却伸长脖颈踮起脚跟,如饥似渴地去仰慕。其实,考察两者的长短,核实两者的优劣,也许远方的人还不如身边的人呢。所以,鲁国的人不把孔子视为圣人,而称他为“东家丘”。)
这的确是值得我们注意的,西谚说:“仆人眼中无伟人。”仆人离伟人太近,反而看不到伟人的伟大,只看到伟人也跟常人一样吃饭睡觉拉屎拉尿。孔子说:“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孔子说的“小人”就是仆人,“女人”则是妻妾,这些人也是离得太近,所以看不到伟人的伟大,只看到伟人跟常人相同的一面。我们周围的人,尤其是那些很熟稔的朋友,有些人学问很好、才干很高,或是品德很高尚,但因为我们跟他们太熟了,常常会忽略掉这些,又因为是一起长大的人,往往不甘心承认人家比自己高明很多,这是我们都很容易犯的错误。其结果往往是,就算我们身边有贤才,我们通常也不会虚心去向他们学习,这是很可惜的事。
其次,在跟贤者交往的时候,人们还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以地位论人”。一个才德高尚的人,可能职位并不高,常常就会被我们忽略。
颜之推举了一个例子,在梁元帝的时候,有一个叫丁觇的人,庶民出身。那时“士”“庶”的分别非常严格,非士族出身的人即所谓“庶民”,又称“小人”,比士族阶层地位低很多。有些高门大族出身的人根本不屑于与庶民交往,东晋的时候有一个著名的清谈家叫刘惔,做过京兆尹(首都市长),他曾经说过:“小人都不可与作缘。”(见《世说新语·方正》第51条)这话的意思就是“普通人根本不值得跟他打交道”。丁觇很有才华,文章写得好,书法尤其精妙,后来做了梁元帝的书记。但当时的士族仍然瞧不起他,不让子弟跟他学习,甚至说“丁君十纸,不敌王褒(另一个出身贵族的书法家)数字”。其实丁觇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比王褒高得多,后来丁觇死了,大家才认识到他书法的精妙:“前所轻者,后思一纸,不可得矣。”现在不是有同样的情形吗?有些书法家、画家是真正了不起的人才,可是因为年轻,或者因为社会地位不高,便不为周围的人所看重,等到成名之后,想求他的字画都求不到了。
有人说,艺术界离平常人的生活有些遥远。有才华的人在自己身边时,我们不懂得发现和学习,等他们离我们远去,我们再想近距离接触和请教时,就太晚了。常听人说:“我和某某名人是街坊”“某某领导是我小学同学”。可惜当年这些名人、领导在他身边的时候,他却浑然不知,从来也没有想到要向这些人学习。
最后,颜之推告诫子孙,在与贤者交往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能“掠人之美”。
他说:“用其言,弃其身,古人所耻。凡有一言一行,取于人者,皆显称之,不可窃人之美,以为己力;虽轻虽贱者,必归功焉。窃人之财,刑辟之所处;窃人之美,鬼神之所责。”(采用了一个人的意见,却不任用这个人,古人认为这是很可耻的。凡是一句话或一个行为,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都应该公开加以称扬,而不能掠人之美,把它看作自己的功劳;即使这个人地位低下,身份卑贱,也应该归功于他。窃取别人的财物,要受到刑律的处置;窃取别人的功劳,则会受到鬼神的责罚。)
颜之推这个告诫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尤其是今天,特别是在学术界,如果我们采取了别人的观点而不加以注明,这就是剽窃,是学术界的大忌。古代没有“著作权”“智慧财产权”的概念,颜之推尚且告诫子孙“不可窃人之美”,而我们今天的学术界居然有人公开剽窃抄袭,实在是非常可耻的事情。不仅学术界,扩而充之,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任何人的功劳、贡献、发明创造,都要公开赞扬,不仅不能窃取,也不可以埋没,这才是对待贤者应有的态度。
现在,因为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发达,检索资料特别方便,而文章一旦上了网络,就等于公开在全世界面前,如果我们没有严肃的“著作权”“智慧财产权”的概念,有意想窃取人家的劳动成果,那是一点都不困难的。我自己做大学教授很多年,常常发现学生的报告和论文部分抄袭自网络上的现成资料,别人的、古人的、外国人的都有,有的甚至全篇都是拼拼凑凑,根本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这种情形现在在很多大学都非常普遍,十分令教师头疼,因为教师也无法去篇篇搜索核对,有时怀疑是抄袭,却又拿不出确实的证据,只好不了了之。而这样又更加助长了抄袭的风气。
中小学因为不牵扯到学术问题,所以这样的事不会表现得那么显性,但是我们有理由推测,在大学里抄袭论文的学生,往往是在中小学时代就抄作业、抄试卷形成习性的孩子。家长或者是心疼孩子课业重,或者是照顾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的作弊行为,有时候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极不可取的。因为一路“抄”过来的学生,在学校的温室里还好,一旦到了社会上,要凭真本事说话时,就无从抄起了。那时候,凄风苦雨来袭,家长就是想帮也帮不到了。与其在孩子成年后后悔,还不如从小就培养他自觉、自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孩子去分辨他的“小社会”里的是与非,让孩子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领会向别人学习的重要性,也掌握向别人学习的正确方法,这是每个家长都应该给孩子上的一门“必修课”。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妈咪育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