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18-06-28 09:56:28 来源:妈咪育婴网 作者:乐文 查看:次
【导语】:宝宝发烧是妈妈育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事,“烧在儿身,痛在娘心”,平时再镇静的妈妈,也难免心急如焚。宝宝一旦发热,最想要的效果自然就是马上降温,常用的有擦浴、冰敷等物理降温法,或打针、吃药等药物降温法,但妈妈你们知道吗?这些降温方法很有可能是错的!......
宝宝发烧是妈妈育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事,“烧在儿身,痛在娘心”,平时再镇静的妈妈,也难免心急如焚。宝宝一旦发热,最想要的效果自然就是马上降温,常用的有擦浴、冰敷等物理降温法,或打针、吃药等药物降温法,但妈妈你们知道吗?这些降温方法很有可能是错的!
物理降温or药物降温,这些常用退烧你用对了吗?
1、擦浴降温法
当宝宝发热时,温水擦浴是用的比较多的一种降温方式。擦浴是利用水和身体的温差以及水的蒸发来带走热量,让宝宝舒适一些,但仅在短时间内降低体温,但之后又会逐渐回升。需要注意的是,擦浴温差不能太大,温差大了会增加宝宝不适感甚至引发寒战,温水擦浴是最佳方案。至于很多妈妈采用的酒精擦浴则不推荐,因为酒精可通过皮肤吸收,存在酒精中毒的隐患,甚至诱发惊厥等不良反应,对宝宝来说危险重重。
2、冰敷降温法
还有不少家长会选择给宝宝采用冰敷的方法进行降温,这样真的能达到退烧的效果吗?其实,冰袋冰敷可能让孩子感觉不适,甚至可能出现局部过度降温的问题,引发冻伤、寒颤,并不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孩子。
虽然擦浴、冰敷等物理降温常被认为是有效又安全的退烧方法,但它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美好。妈妈应该本着让孩子舒适的原则合理降温,比如少包裹、开空调、多通风就是不错的物理降温方法。
3、药物降温法
宝宝一发热就吃退烧药,甚至到医院输液,是不少家长的通病。发热是宝宝免疫系统工作的外在表现,妈妈们也不要急于退热,当体温低于38.5度时,可暂时不服用退热药物,观察宝宝表现,体温超过38.5 度,可选择适合儿童的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对于婴幼儿,滴剂、混悬液和栓剂是首选剂型。另外,吃药退烧时要多喝水,加快排泄进程也有利于带走体内热量。如果宝宝发热伴有呕吐、腹泻、精神萎靡、抽搐等等其它症状,要及时就医。
缓解不适才是治疗目标,提高免疫更能防病治病
发热既是一种症状,又是机体抗感染的保护性反应。当病原体入侵机体后,机体会积极地调动各种防御机能(如吞噬细胞增多、肝脏解毒功能增强等),对入侵的“敌人”群起而攻之,协助消灭入侵的致病菌。因此,退烧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改善孩子的舒适度,而不是让体温“达标”。在很多情况下,孩子发烧是不需要专门针对退烧进行治疗的,物理降温也同样没有必要,如果没有基础疾病,且体温不超过38.5 度,可通过多饮水、注意休息、加强营养等常规措施缓解病症。需要注意的是,有过高热惊厥史的患儿,一定要更加积极、及时地退烧,甚至要在体温还不到38℃时就开始降温处理。
追根溯源,宝宝容易发烧是因为体温调节能力不完善,免疫系统不健全导致。而提高宝宝免疫力的关键是增强机体防御功能,为宝宝补充均衡丰富的营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尽力提供母乳喂养,保证饮食均衡,全面摄入蛋白质、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元素。但对于提升宝宝抵抗力最为关键的还是难以从饮食中获取的营养素——维生素AD。维生素A又被称为“抗感染维生素”,不仅能使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组织器官的局部屏障功能得到保障,还能直接作用于免疫系统,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并激活免疫活性细胞。一旦维生素A摄入不足,呼吸道、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组织结构将受到损伤,导致免疫系统识别、清除致病菌的能力下降,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如果宝宝缺乏维生素D,则意味着免疫系统杀伤T细胞在对抗感染时缺乏足够的战斗力。AD同时补充,才能协同促进免疫系统发育,减少宝宝生病、发烧的几率。所以,家长们一定要遵从医嘱,每天为宝宝补充1粒维生素AD(伊可新),坚持服用到3岁,做好“预防工程”,助力宝宝健康成长。
说一千道一万,想让孩子远离病痛的折磨,还是要从内而外提高宝宝抵抗力,从源头解决问题,这是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健康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