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妈咪育婴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文章是:5.7亿非法疫苗销各地 我家孩子怎么办,是有关疾病防治的相关信息,希望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您能够有所收获,那就是对我们妈咪育婴网的全体工作人员最大的肯定和鼓励,以下是完整【5.7亿非法疫苗销各地 我家孩子怎么办】原文:
2016年3月11日,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翟金亮告诉澎湃新闻,2010年以来,庞某卫与其医科学校毕业的女儿孙某,从上线疫苗批发企业人员及其他非法经营者处非法购进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全国18个省市,涉案金额达5.7亿元。看到这则消息相信大家跟小编一样愤怒,那么到底是什么回事?再去看下:
一、接种涉案疫苗是否有害?

(图片来自互联网)
1.此案查获的非法疫苗均为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属于自费疫苗,并非人人接种。
2.涉案疫苗均属于正规疫苗生产厂家生产,但部分临近有效期,流通过程中存在过期、变质的风险。
3.接种未经2℃-8℃存储冷链运输的疫苗,首要风险是无效免疫。一是疫苗没起保护作用,二是疫苗的副反应会增加。
4.受影响的两百多万支二类疫苗,占5年间总接种疫苗的比例很低。
5.涉事疫苗中包括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但一年过去了,要发作的狂犬病也基本上都发完了。虽然有报道,狂犬病的潜伏期可以达到8年,但事实上绝大部分的人在几个月内就发病了。现在都还没死的人也基本还不大会得狂犬病了。实在不放心的呢,现在还可以去补种狂犬病疫苗,对这种情况大家不必恐慌。

(图片来自互联网)
二、如何面对此类“疫苗事件”?
对于公众而言,应冷静对待疫苗类事件,切勿重蹈覆辙。
“2013年乙肝疫苗死亡事件”,虽然最终查明,死亡新生儿和注射疫苗无关,但大量报道却导致了很多家长拒绝给孩子接种乙肝疫苗。错过了最佳的接种疫苗时机,会危害这些孩子的终生健康。
对于相关部门而言,唯有“监管闭环”,方可捍卫疫苗安全。
疫苗问题涉及食药监和卫计部门,易遭遇“多龙治水、各有规矩”的尴尬。如果药监码能无缝“闭环”,从生产企业到流通环节,从销售单位到接种站点——每一只疫苗的来龙去脉都在药监码的“掌控”之内,那么,一旦上下游疫苗数量发生非常规的变化,预警制度也会自动触发,更不要说患者因为注射疫苗出了问题而无法层层追溯“上家”了。
【收藏到QQ书签】【添加到百度搜藏】【 收藏本站】【推荐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