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网综合编辑:据不完全数据显示国内孕妇侧切率与英美等国相比足足高出一倍,这可是一个非常惊人的差距,相当于在国内“100个顺产初产妇中约有99个会被“侧切”,极少数例外的只是医生的家属、亲友或是她们自己”,据调查显示“几乎全部被"侧切"者会常年有痒痛感,85%以上被"侧切"者认为影响了夫妻生活,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感染发病,常年难愈”……
近日,各大育婴论坛上一则名为《所有医院都正在残害产妇,你和你的家人“被‘侧切’”了》的帖子在网络上风传。帖子除了“控诉”侧切带来的诸多危害,还把矛头直指医生,认为是医生为了牟利和节省时间而导致“侧切”率高居不下。目前,这则帖子已经让不少“准妈妈”感到恐慌,据小编获悉很多的准妈甚至都准备放弃顺产计划转而选择剖腹产。那到底这个事实上是不是真的如此可怕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广州妇产科研究所所长陈敦金。
各大育婴网站上发布的帖子中反复提及的“侧切”,这个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新鲜词汇呢?经过了解原来这里所提及的“侧切”其实指的是指“会阴侧切术”,做法是在顺产产妇的会阴开刀,帮助分娩。在收到记者采访的请求后,陈敦金主任在广医三院和广州几个婴儿出生量较大的医院做了个小型调查,“结果是广州地区医院的"侧切"率大概为80%,没有帖子所说的99%那么夸张,但我们也认为这个比例确实是比较高的。”记者也对身边一共7位通过顺产生下了宝宝的女性进行了采访,结果发现,她们在分娩过程中全部都遭遇了“侧切”。
那“侧切”到底是什么目的要这么做呢?据了解,“侧切”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保护产妇的会阴,以免因为会阴过紧或胎儿过大而在分娩时导致会阴撕裂;“侧切”的第二个原因是保护胎儿,“这主要是一些产妇的会阴发育差、有疤痕,很紧,所以会导致胎儿娩出困难,出现宫腔缺氧。”
由于初产妇会阴较紧,对胎儿娩出阻力较大,有时可发生严重外伤。必要而适时地切开会阴既有利于胎儿的娩出,还可防止因会阴的创伤所造成的盆底松驰等后遗症。切开的伤口边缘齐整,较裂伤易于对合,愈合也较好。如果能及时做会阴切开术,那就不会发生产后尿失禁等后遗症,而且对产妇和胎儿都会有好处。那是不是所有孕妇朋友都要进行侧切呢?是否有例外的呢?例外的又是因为什么才不用侧切呢?具体下面就来看下侧切的几个主要原因:
原因一、胎儿较大,胎头位置不正,再加上产力不强,胎头被阻于会阴。
原因二、会阴弹性差、口狭小或会阴部有炎症、水肿等情况,估计胎儿娩出时难免会发生会阴部严重的撕裂。
原因三、借助产钳助产时。
原因四、子宫口已开全,胎头较低,但是胎儿有明显的缺氧现象,胎儿的心率发生异常变化,或心跳节律不匀,并且羊水混浊或混有胎便。
原因五、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或者合并有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高危妊娠时,为了减少产妇的体力消耗,缩短产程,减少分娩对母婴的威胁,当胎头下降到会阴部时,就要做会阴切开术了。
经过侧切的伤口正常需要多久时间才可以愈合呢?这个其实是要根据伤口及缝合的不同来决定的,可以说这个时间是无法明确确定的,因为每个人体质各不同,所以恢复时间也各不同,快的人需要2周,慢的4周左右就能恢复了。
切忌:过早穿高跟鞋,因为这个很容易倒致侧切率增高。陈敦金介绍,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导致中国“侧切率”高的原因之一。陈敦金告诉记者,现在不少女性刚过青春期就开始穿高跟鞋,殊不知高跟鞋会影响整个骨盆的发育,使女性骨盆入口倾斜度增大,“这样一来分娩的时候胎头就很难出来。”另据了解,侧切率在英国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大概只有30%~40%。陈敦金分析,我国的侧切率之所以比较高,紧张的医患关系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陈敦金说,他曾和一些英国的产科专家交流过,发现英国的“侧切率”确实很低,但产妇会阴的撕裂伤却很高。然而,这些遭遇了会阴撕裂的产妇却极少追究医生的责任。
“如果这种情况换到中国,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估计每天都有产科医生被告上法庭。所以不少中国医生为了规避产妇会阴撕裂和胎儿缺氧的风险,不得不让产妇"挨一刀"。”陈敦金说。
特别提醒:“准妈妈”们对于“侧切”的担心主要有两个:一是痛,二是影响性生活。对此,陈敦金解释说,首先,“侧切”前医生一般都会给产妇注射麻醉药;其次,女性阴道对疼痛的感觉并不是很敏锐,再加上在胎头的压迫下,阴道的神经已经被麻痹了,所以“准妈妈”无需对疼痛过分担心。至于“侧切”对性生活的影响,其实远没有那么外界疯传的那么严重。“无论是不是有"侧切",只要是阴道分娩的女性,阴道都会相对变得比没生过孩子的女性松一些,但由于阴道本身也有肌肉、皱褶,还是能恢复到可接受的范围的。”陈敦金说。
最后小编要在这里提醒各位准妈咪们,不要因为莫名其妙的担心侧切,便失去理智的选择剖腹产,这是非常不理智的。因为剖腹产带给孕妇和孩子的影响远大于侧切,其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10多种之多,剖腹产的孩子患肺炎的几率就比自然分娩的孩子要高出很多,所以小编始终建议孕妇朋友们勿以小失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妈咪育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收藏到QQ书签】【添加到百度搜藏】【 收藏本站】【推荐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