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属早产高危人群?在谈起这个话题前,有几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下,第一个问题:早产BB与正常诞生的BB之间有哪些区别呢?第二个问题:孕妈早产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最后便是我们最想知道的如何预防早产的发生?
现在我们就开始先了解下早产儿与正常诞生儿直接的区别——早产的宝宝比正常出世的宝宝,无论在智力还是身体素质方面都明显不足,而且早产的宝宝易得白血病等疾病。因此,孕妈妈们应该改善生活习惯,积极预防早产的发生;
第二个问题哪类孕妈属早产高危人群?以及孕妈早产主要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仔细分析下有非常多的可能,小编今天就为大家列举了几个相关的可能性:
可能性一—— 有绒毛膜羊膜炎:绒毛膜羊膜炎可引起宫内感染,也常引起胎膜早破而早产;
可能性二—— 生活方式不良:如吸烟、滥用毒品、过于劳累、精神过度紧张、心理或体力的压力过大、受虐伤害等;
可能性三—— 既往有早产史:孕妇上一胎发生早产,下一胎与无早产史者相比,早产的发生几率增加3倍;若以前有过2次早产,超过1/3的人第3次仍早产,且这些早产70%发生于以前早产的前后2周时间内;
可能性四—— 子宫颈内口机能不全(宫颈变短、形态为漏斗状):多由于宫颈创伤(既往流产刮宫)或宫颈手术(如宫颈锥切)所致;
可能性五—— 有下生殖道感染:如细菌性阴道病等,有细菌性阴道病时常伴有流产、早产、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羊水感染。携带b族链球菌、滴虫感染也可能导致早产;可能性六——子宫发育异常:如双角子宫、弓形子宫等。
可能性六—— 遗传因素:有反复早产、家族性早产的情况,提示早产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此外,母体患有全身性的内外科疾病,如高血压等,如孕期控制不好,为了母婴的安全,常需让胎儿提前娩出,从而导致医源性的早产。总之,有上述情况之一存在者,为早产的高危人群,需提高警惕。
除以上列举的可能性外,当孕妈营养不足时也可能造成早产:1、孕妈不可摄取太多的维生素a,这会导致早产和发育不健全;2、猪肝含极丰富的维生素a,忌过量进食;3、忌食杏子及杏仁。杏子味酸,性大热,且有滑胎作用,为孕妇之大忌;4、少食山楂。山楂可加速子宫收缩,可导致早产,最好“敬而远之”;5、忌食滑腻之品如苡仁、马齿苋。苡仁对子宫肌有兴奋作用,能促使子宫收缩,因而有诱发早产的可能;6、马齿苋性寒凉而滑腻,对子宫有明显的兴奋作用,易造成早产。
了解完早产的可能元素外,我们再看看孕妈早产前是否会有相关的征兆发生呢,我们又该如何去诊断是否可能发生早产呢?当孕妈在妊娠28周后孕妇会发生生理性的子宫收缩,每日有数次,这是为以后的分娩进做准备。一旦宫缩变得频繁,腹部经常有发硬、发胀的感觉,或阴道分泌物增加,或有少许见红,表明有了早产的征兆,即先兆早产,需及时看医生,否则到早产已不可避免要发生时,治疗已为时过晚。当进一步发展至宫缩20分钟有4次,或60分钟有8次,伴有宫颈进行性变化,宫颈扩张>1厘米,宫颈消失≥80%时,早产的诊断已经成立,已进入早产的临产阶段,即使用药也常难以逆转局面,因此及早就医十分重要。
此外如何才能正确预防孕妈早产的发生呢?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习惯来防止孕妈早产的发生。当孕妈孕7月到分娩前这一时期,准妈妈应常吃能预防早产的食物,如多吃鱼有防止早产的作用,增加准妈妈足月分娩健康婴儿的几率。鱼类,特别是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可以延长孕期、防止早产,从而增加婴儿出生时的体重。研究人员发现,吃鱼多的准妈妈早产和生下体重过轻的婴儿的几率较小。从不吃鱼的准妈妈早产的几率为7.1%,而每周至少吃一次鱼的准妈妈,早产的几率只有1.9%。
按照我国传统习惯,认为准妈妈多吃鱼有很大的补益作用。我们常见的鱼,如鲤鱼、鲫鱼等,其中鲤鱼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通乳、滋补健胃的功效,对各种水肿、浮肿、腹胀、乳汁不通都有好处,尤其是对妊娠期的水肿、胎动频繁有不错的食疗效果。鲫鱼营养价值极高,它所含的蛋白质,因质优而容易被消化吸收。炖鲫鱼汤给准妈妈喝,既可以补虚,又有通乳、催奶的作用。
另外,菠菜也是最佳的保胎蔬菜,因其含有大量的叶酸,位居保胎蔬菜之首。每100克菠菜中,叶酸含量高达350微克。菠菜中的大量维生素b,还可防治准妈妈盆腔感染、精神抑郁、失眠等病症。此外小编也列举了另外几种可有效预防早产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学会注意孕期卫生与保健,避免过度劳累及从事过重的体力活。
第二种方法:孕期要节制性生活。
第三种方法:孕期要节制性生活。要积极治疗贫血和妊娠期合并症,尤其要做好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防治工作。
第四种方法:孕期要节制性生活。一旦出现下腹坠胀、疼痛、阴道有血性分泌物等早产征兆时,应卧床休息。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适当措施,尽可能延长妊娠期,让胎儿更成熟。
第五种方法:孕期要节制性生活。有心、肾疾病或高血压的患者在妊娠前就应上医院检查,以决定是否可以妊娠或何时妊娠为宜。一旦妊娠,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妈咪育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收藏到QQ书签】【添加到百度搜藏】【 收藏本站】【推荐给好友】